山东化工智慧园区是个什么样?

发布日期:2016.07.22

上周,山东省经信委发布《关于组织实施第二批智慧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38个智慧园区为第二批试点,5家化工类园区入选。

“通过打造‘智慧工业’‘智慧物流’等智能园区示范工程,山东深化了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工业、商贸流通等传统优势产业中的渗透融合,引领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间的信息资源集成共享,推动形成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智慧产业体系。”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廉凯表示。

笔者调查了解到,包括智慧园区试点在内,目前山东有多个化工园区在物流、安全、环保、生产、销售等方面实现了信息化管控,提升了效率和安环水平,正积极打造智慧园区的样本工程。

青岛橡胶谷:打造化工橡胶生态圈

青岛橡胶谷能够获评山东省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单位,与其致力于成为化工橡胶行业硅谷、运用平台经济理念搭建“橡胶谷平台金字塔体系”是分不开的。该园区通过“科研创新”“企业孵化”等12个大服务平台,打造“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O2O联动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助推化工橡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青岛橡胶谷集团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孟岩介绍说,目前通过园区企业推广的智慧工厂项目,轮胎生产企业在生产每一条轮胎的过程中,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原材料来源、轮胎的身份信息都会同步实时生成,随后这些数据将被存储在一枚小小的芯片——RFID电子标签中,并伴随着轮胎的硫化过程封装进轮胎当中,成为伴随轮胎整个生命周期的电子身份证。

据介绍,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使得轮胎在生产、仓储、销售、使用、翻新等环节均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并伴随轮胎终身使用。通过大数据的采集,企业可以根据不同轮胎的使用状况改善工艺,以更加适合不同的用户,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橡胶谷智慧园区的建设基于前端的物联网技术和后端的云计算技术,打造先进的云计算中心,建设化工橡胶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推动力的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并支撑面向全部入园企业的支撑云、办公云、服务云的应用,着重关注智慧制造、物联网、工业4.0、智慧橡胶、呼叫中心、智能外包、信息化管理、智慧采购等方面,加快建设信息通信网络高速泛在、精细管理高效惠企、功能应用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的“四高”产业园区。

“园区以平台金字塔体系为核心,完善橡胶谷平台功能,搭建起O2O模式的虚实网立体运营,实现橡胶谷转型升级,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与优化,推动化工橡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橡胶谷将由一个专注于化工橡胶产业的专业第三方平台,逐步成为跨行业的第三方国际化的综合服务平台集团。” 橡胶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焱表示。

新河化工基地:主打智能生态概念

山东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负责人表示,要通过智慧园区试点,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发展。在化工领域,重点加强生产现场环境、设备实时运行的监测和预警,以及人员、设备的识别和安全巡查管控。

在这方面,位于平度的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就是个典型。该基地强化智能、生态、科技理念,依托青岛化工产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积极承接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工项目,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据介绍,该基地化工产业区主要以现有化工企业和青岛市老城区化工企业搬迁为依托,重点打造海湾集团、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等3个百亿元级和石化产业1个千亿元级的四大产业集群。目前,园区已入驻亿元以上项目47个、总投资220亿元。

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夕强介绍说,该园区投资2000万元建设集应急值守、联动处置、监督管理、辅助决策、视频监控和地理信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监管平台,聘请具有国家安全评价甲级资质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为安全策划,编制了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实现化工基地24小时动态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此外,该园区突出生态环保概念,集中处置企业废水、废渣、废料,将工业“三废”排放及处理全部纳入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管理,推行环境保护一体化,实现全时段监控。

“通过打造智慧园区,基地无论是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还是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都会达到国际一流水平。”青岛海湾集团一位管理人员说。

鲁西新材料产业园:生产管控一体化

目前,山东省有各类化工园区199个,近期通过规范治理,优势企业和新建企业也正在向园区集中。如何统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安全、环境、公用工程的集中管控,是园区管理的一大课题。

鲁西集团通过退城进园,高端定位、高点布局,在业内率先打造智慧化工园区,建成了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成为全省化工园区建设的一大亮点。园区在应急防控和能源管理等方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实时数据库和视频采集系统,对园区的安全、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进行在线监测。整个系统由安全环境应急预警指挥、生产调度指挥、能源管理等子系统组成。应急防控中心在省环保厅和环保部的联合指导下自主开发建设,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安全环境应急防控试点单位。

鲁西集团副总经理张文介绍说,目前园区实时数据库达11万点传感数据,视频监控入网2100路;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97%,工厂自控投用率达92%;重点危险化工工艺控制配套SIS系统,率先采用国产化装备;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ERP 、SRM、CRM、MES、电商等系统应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了应急与运行指挥中心,运营保障实现安全、环保、能源等一体化管控;拥有50余人的智慧园区系统开发团队,三维数字化园区主体建模已经完成。

“鲁西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以安全、环保、能源为抓手,贯穿应急、公用工程,利用新一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构建动态立体感知、智能信息管理、智慧决策应用为一体的服务平台,达到可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园区。”张文说。

据介绍,园区还将信息化建设用于物流管理系统,汇集物流企业和车辆基本资料的同时,实时监测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具体位置,还通过系统发布相关道路信息、通知通报、货源、车源信息,建立规范化、一体化的物流管理模式。